返回

末日:我打造无限列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八章 科学争论(1.1万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气的说道:“自然界任何生物都是以生存和繁衍为主要行为逻辑,我们目前的课题已经发现了这些黑暗生物之间存在在等级之分,并且这种等级差别还具备某种指挥号令的形式,这足以说明黑暗生物之间是存在某种沟通能力的,而不是需要通过人类这种介质来进行传播。”

    “你们的结果对比只是参照幸存者车队周期性的死亡数据,这显然不具备什么参考意义,在当前的环境下,谁都知道每次黑暗潮汐来都是一次极大的生存考验,死亡率越来越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这无法解释这些生物的出没逻辑!!”郭教授闻言在大庭广众之下再次和他争论了起来:“为什么同一个目标一旦遭受过攻击,在逃离之后又会在不同的区域遭受不同的生物袭击,小学数学就教过,抓变量中的不变量,人就是这里面的不变量!”

    余宇恒也立马反驳道:“黑暗生物的出没本来就是不确定性的,这本质上是黑暗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谁也不知道同一个区域在黑暗之后,会有什么怪物出没。”

    余宇恒越说越急,旋即看向林现道:“林队,我们在特拉卡玛冰谷的遭遇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高级别的诡异体能驱动那些雪妖雪魔对我们进行围攻,把周围区域的雪妖都吸引走了,如果按照‘篝火’理论,那怎么去解释这里面的差异性?!”

    “所以你的意思,我们在黑暗中能不能遇到诡异体,全凭运气吗?”科研小组这边的另外一个中年教授也开口道。

    “至少我们看不见黑暗生物在白天的行为模式,这就是问题!”帝王小组的人也站出来道。

    郭教授拿手指敲着手心:“变量中的不变量!变量中的不变量!我们先关注这个最基础的问题,不要放大!”

    “如果黑暗生物能在白天就看到我们,在黑暗中进行交流传递,这不就很好解释了?”余宇恒也争论道。

    “噢对,渝北城的怪物打电话告诉渭河的怪物,我们支援小组的人要去那儿,所以他们进入黑夜之后才会被立马袭击的对吗?!!”另外一个科研小组的老者不甘示弱道。

    一时间,两拨人马一言不合就言辞激烈的开始争论起来。

    林现和陈思璇看着这一幕顿时有些莫名,魏科学脸色为难的走出来,对林现说道:“刚才就是一直在吵,吵了一夜了已经。”

    “他们在吵什么?”

    魏科学说道:“因为帝王小组正好也提交给赵主管一份他们的研究推断,这可能会改变西岚凤凰会接下来的行动决策,所以围绕这个问题一下子就争论起来了。”

    林现疑惑的道:“帝王小组为什么会干涉这个课题?”

    “不是干涉。”魏科学沉了口气,看向林现道:“黑暗生物的行为逻辑不单单只是夜行者或者是帝王小组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个课题属于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为了这个问题,各课题小组之间的争论已经屡见不鲜了,现在冷暗基础粒子出来之后,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应该能很快就揭开黑暗生物的沟通逻辑,所以我老师的科研小组包括余组长他们的这次秘密任务,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简单来说,余组长这边的团队,认为我老师他们这种‘篝火’理论完全站不住脚。”

    陈思璇看向那两拨人越吵越凶,忍不住道:“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剑拔弩张?”

    魏科学无奈的道。

    “我是支持老师的理论的,但其实两边我都能理解,你们参与了特拉卡玛冰谷救援,应该也知道帝王小组这次牺牲了很多人,他们当然不认可团队遭受群潮团灭并围困的原因,是他们在别的地方和S级诡异体对抗实验后留下的‘隐患’。”

    林现闻言点了点头:“但事实就是这样,从鸭泽湖到特拉卡玛冰谷一带所有的诡异体全都被吸引过去,甚至包括两只巨型深渊蠕虫,如果不是S级诡异体打上的标记,很难有别的原因解释了。”

    陈思璇微微蹙眉:“所以你们连夜找我们,难道是希望我们能给出答案吗?”

    “其实‘篝火’理论确实是所有主流猜测中比较反直觉的一个论点,但偏偏这次你们提供的资料里有非常准确的观测数据,我们整个团队包括老师都非常意外,因为他的‘篝火’理论虽然能和许多实验对照组的结果对上,但无法观察过程,因为我们不知道那种‘篝火’到底是什么,所以老师的理论虽然支持的人越来越多,但也不是主流,甚至被很多人说是占卜学,唯结果论,毕竟幸存者车队死亡率本来就高,经历过S级怪物和怪潮的幸存者存活率就更低了,所以也有人说他的理论是吃人血馒头……”

    “老师他之前虽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观测序列,但根本不准,缺乏参考系,所以这种标记的能量形式一直无法被精准检测到……”

    魏科学长长的叹了口气,对着林现说道:“所以一拿到这份研究资料,我们所有人都很震惊,好奇你们提供的观测数据是如何能够精准的预测到这种标记能量的变化曲线的,为了搞清楚,大家吵着吵着就找上你们来了,毕竟这份研究资料是你们提供的。”

第二百六十八章 科学争论(1.1万爆)(3/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